本来想着精练的写一写,但是话唠的特质让我一下子又放开了话匣子,每一条都想要单开一文做以阐述。不过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尽量试着用更精炼的语言表达思路,这也能提高工作效率。
伟大的哲学家、数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怀特海(Alfred North Whitehead)在《教育的目的》一书中就直言道:「空泛无益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,实际上是有害的。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应用,在于人们对它的积极的掌握,即存在于智慧之中。人们习惯上认为,知识本身——而不是和智慧一起——会使知识的拥有者享有一种特殊的尊贵。我对这种知识却缺乏敬意。知识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谁掌握知识以及他用知识做什么。」
有句话记得很清,“知识不等于智慧”。一个人掌握了多少知识,不能决定这个人就能够处理好自己的生活,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有更高的辨别力。看看新闻里常常出现的上当受骗的人,其中不乏大学教授,明星,领导。并不能说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空乏无益的,而是说,很多人对知识的过度崇拜造成了思想上和头脑上的退化,更愿意让自己的头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,更愿意将自己埋进故纸堆里,并认为这样的自己就显得更加高人一等。最后被小学文化的骗子欺骗也是再正常不过了。知识的价值,从本质上讲,只有在应用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中,才可能获得所说的智慧。
这些话的背后,都是同一种思维模式,即「单因素模型」。所谓单因素模型,顾名思义,就是把一个复杂的事物或者现象归结到一个影响因素中,认为只要抓住这个因素,就能达至想要的成果。虽然可能很多人并不承认自己会这么简单地去思考问题,但是这种思维模式更多的时候,是以以上这些流行句子的方式深入到你的潜意识中,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维、决策和行动的。
其实在所谓成功学的教育中,甚至是普罗大众的惯性思想中,受单因素模型影响是非常广泛的。正如我们看到某个人成功,常常会简单的给别人下一个定论。比如认为他就是因为出身好,他就是智商高,他就是太有钱,他就是长得帅。而其实一件结果,往往需要许多复杂的因共同作用,所以成功学上简单的复制成功的秘诀,其体系是脆弱的。
每个人,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拥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,家庭,性格,朋友,社会,机遇,健康等等因素,都能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前景,所以不要简单地去模仿所谓成功人士,或者简单的相信,“我只要做了XXX,我就能XXX。”在成长的路上,你只能是一个人战斗,你必须有足够的自省力,认识自己,才能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,沿着这路一直走下去,你不一定能成功,但你一定是在成长。在触摸真实自我的过程中,你会时刻充满着遇见自己的欣喜,你会因为内在世界的强大而无惧任何风暴,这也是成长的回报。
心理学家早就发现,当你从任务 A 切换到任务 B 后,执行任务 B 的绩效要明显比非任务切换条件下执行 B 的绩效差,这个差异称为「切换代价(switching cost)」。切换代价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,一是任务 A 留下的认知惯性,也就是我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 A 的认知情境、反应方式,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 B 造成干扰,二是做 B 的时候需要对 B 进行认知重构,重新回忆起 B 的相关背景和信息,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,而且可能不完整。
切换代价,在我现在的环境里,实在太常见,所以我才觉得看似每天事情不多,但是让我真正获得的有效学习时间,太稀少了。太多的打断次数,让核心学习时间缩减了许多。现在火热的番茄工作法,其本质也是为了防止工作被经常打断,提高核心时间。它专门设置了打断次数,完成蕃茄的数量,来考量每日的工作效果,激励人能够更专心的完成每一个工作阶段。所以依据这个基础,我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,能更好地合理配置自己的时间,提高更大的时间利用率。
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里,人们每天都在接触着过剩的信息,就像浸在一个大浴缸里洗「信息泡泡浴」。
互联网所代表的信息爆炸时代下,每个人在信息的洪流里都显得渺小和脆弱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龄大一些的人,拒绝网络,甚至执拗的进一步拒绝电脑,并将拒绝电脑写作或者是电脑办公,当做是一种更为自我的标签,甚至有些人以此为傲。对这样的事,我向来嗤之以鼻。读KK的《失控》之后,我也有了一些更多的看法。如果说,人类社会如今的发展,一定程度上和蜂群聚集有着相似之处,而通过聚集,整个生物层级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。那么如果人类属于生物层级的顶端,那么人类聚集而成的社会,就应该算是一个全新的层级。
而这个层级,其显著特点就是拥有着巨量信息交换,而互联网,就像是这个巨量信息交换的显式平台,在这个平台之上,每个人都拥有着放眼全局的能力,也可以说是拥有着窥探这个更高层级生物的能力。如果你每天被这种巨量的信息洪流所淹没,这只能说,你不具备使用这个能力的能力(话说的有点绕)。互联网所带给个体的便利,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,它赋予了每一个个体延伸的能力。如果你能有有效的获取,过滤,筛选,吸收来自于互联网的信息,必然会对你有着无法比拟的正作用。
当然,大多数人,面对互联网时,都是手足无措的。包括我自己,也常常深陷其中,比如在检索信息时候,往往视线的焦点会一再的被互联网带偏,比如在准备建立博客的时候,我的视线焦点从博客转移到theme,从theme转移到CSS,于是我又开始检索CSS的几个预编译器,CSS转移到字体设计,于是我开始研究字体设计的原理和发展趋势,字体设计转移到当代艺术,于是我开始研究波普艺术和复古艺术,从当代艺术转移到UI设计,于是又开始研究UI设计原则……转移来转移去,最后发现我花费了更多与核心目的无关的时间。不能说这样是错误的,但至少能说明,个人在面对巨量信息前,行为往往会变得不由自主,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自控力,去合理使用手里的能力。
演讲的成功体现在观众们情感上的共鸣和理念上的认同,演讲不需要严谨性,不需要给出观点的证明过程。有些人可能有切身体会,他们在演讲结束一段日子之后,再回忆演讲的内容,通常只能清楚地记起演讲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。
这在心理学上叫“选择性注意”,例子可参见罗永浩的演讲,往往人们听演讲到最后,说了多少东西忘记的差不多,但都记住了罗永浩那偏执和认真的性格,以及他最后的一句话:“我不是为了输赢,我就是认真。”明白了这个道理,我希望能在自己以后可能会遇到的演讲,甚至是讲话中,能够聪明的利用这个原理,学会讲话的艺术。你的语言,不一定有足够的严谨性,但是讲话必须要有足够的深入人心的感受,或是让听者能够有切身体会,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感染力。这需要我能够多加练习,注意摒弃不需要的,强化核心,会有助于提高自己讲话的艺术。
人生本就是,由一串奇遇组成。一个人的成功,是许许多多因素的共振。这些因素或明或显,或可缜密筹划或是全然因缘际会,它们缠绕在一起,在他者围观的水面上,只浮出冰山一角。
这句和前边所讲的批判成功学里提到的“单因素模型”之谬。再引一次,希望能提醒自己,少谈他人成功的经验,多省自身的行为。我所经历的路,是少有人所经历的路,成功与失败,不能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去评判,只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,能让我不停地寻找新的兴奋点,刺激我不断去挖掘自己的能力,去追求给自己设定的未来,这也许已经是成功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