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奇怪,这几天看了不少的书,但是要么是纯技术性的书籍,要么是觉得没什么可以值得记录的地方,比如把英语用起来,比如关于python的91个建议,比如django book,都没有什么值得点评的地方,算不得闲书,都是偏工具为主,另外有几本闲书开了个头,发现写的一般,也是弃了。《罗辑思维》内容上还不错,以前没看过这个节目,不过这个收录的书还没看完,看完之后会写个书评。冯唐的书看来确实过瘾,且有一种佛的禅意和王朔式的痞意,冯唐自己也喜欢捻珠念佛经,研佛法,也喜欢放纵肉体任凭思想在欲望和俗世中放肆,所有有些人给他封了个“末法恶魔”。看完之后,察觉没什么收获,文字读起来畅快淋漓,但是想来自己一时间也模仿不来,在思想上学不到冯唐那么放得开,学不来那放肆的笔力。
所以今天选择一本过去读过的书,《科技想要什么》KK大神的书,是我最早用多看开始看书时候买的书,收获挺多,节选一些,温故一下,应该会有些新的想法。
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判理论,以德国哲学特有的思辨精神,指认出科技背后“异化”自然、异化人的力量,认为这个世界充满悖谬:科技显示着人的智慧,同时也放大着人的贪婪;科技在逼索自然呈现、展示更多的内在元素的同时,也在将人逼进一个冷峻的“座架”。
这种技术批判理论和中国的古哲学思想有几分相似,庄子就说过:“有机械者必有机事,有机事者必有机心。“科技某种角度上,像一种强横的生命寄生在了人类的生存之上,也逐渐开始异化人的形态,特别是这大学三十年内,科技与人类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融合,仔细想想这些年经历了些什么大学就知道了,电脑,手机,平板,家具,交通。你会发现,这些科技元素都成了人体的延伸,或者说是已经成了人的寄生物,它们依靠人类提高生存的能量,依靠人类获得进步的可能。在这些科技元素日趋包容人类的趋势之下,人也被科技催促着,走向了一条自己无法预测的未来。所以说这种批判,有存在的必要,当然也无需担心,科技从某种角度,不可逆转的必将和人类融合,无论人类是厌恶或者是抗拒,这种终极之路是一个时代或者是一群生命所无法抗衡的。
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鼓励基督教徒自己解读本教的原始文本,导致基督教内部出现“抗议”这一特有的反宗教理念。
这句话没什么大的想说的观点,只是需要注意的是KK强调了西方发明了活字印刷术,他认为是欧洲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,使得西方的宗教发展,或者说是全人类的思想变革,起到了深远的影响。
这件事情比较有意思,有兴趣的话,可以在wiki上,或者是谷歌百度上看到比较详细且有意思的追踪,这里就不赘述,西方人认为活字印刷术是德国古登堡发明的,中国人认为是北宋毕昇发明的,貌似韩国思密达也有在争这个东西,感觉有些可笑,但其实这些发明的先后顺序又有什么意义呢?他只能告诉我们,科技的进步,或者是人类的各种发明,它其实是已经被预先确定了的,无论是谁或者哪个国家,它终将会诞生。明白这一点,我想才是对人类发展最有意义的。
人类的延伸部分是技术元素。马歇尔·麦克卢汉以及其他一些人认为,衣服是人的延伸皮肤,轮子是脚的延伸,照相机和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。科技发明是我们的基因创造创造的肉体的伟大外延。这样,我们可以认为科技是我们的延伸躯体。
第一条就说了这个,其实看看今天,手机是不是已经成了身体的延伸,以前只能电话的手机只是充当了可移动电话机的功能,并没有让人产生依赖性,当第一代网络,可以发短信的功能诞生之后,人类第一次开始依赖这个东西,因为人类通过这样东西,通过文字,随时随地的与外界形成了一种交际的网络。随后,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,短短十年时间,手机变得可以完成人类办公交际购物等等一切的日常行为,于是完美的对人类完成了寄生过程。现在,人们愿意花三千四千,甚至更多的六千七千去购买手机,是因为这种作为人类身体的延伸,人类愿意花更多的金钱去让他更舒服。
可以预测,未来手机还会继续进化下去,在人类提供的力量之下,手机将越发与身体融合,不可缺少。这里我无意去预测未来的手机形态,它有可能与生俱来的植入人体,有可能像衣服一样必备,也有可能像城市像建筑一样架设在人类的生活之上,总之,这种进化不可避免,也不会有尽头。
有些科幻小说作者戏谑地推测,DNA本身也许就是这样的人造分子。毕竟,它聪明地实现了最优化,而且它的起源仍然非常神秘。也许,是身着白色实验服的超级智慧生命巧妙地设计出DNA,并将它发射到宇宙,使之数十亿年如一日地在荒芜的星球上自然播种?我们不过是这个原始基因混合体长出的众多幼苗中的一株。这种虚构的园艺园艺工程也许可以解释很多现象,但是不能消除DNA的独特性,也无损于DNA在地球上的进化路径。
这个话其实不止在科幻小说里出现过,甚至有许多天文学家或者是生物学家都有此想法。主要是DNA,或者是生命这东西,他太神秘了,以我们目前所了解的科学水平,完全无法想象自然进化的宇宙,能产生出这样神奇的东西。当然,这样的论断也应当考虑中一个问题,那就是如果DNA是超级文明的人造分子,那么这些超级文明又是怎样产生的呢?这条创造之链必然有一个起点吧,那又是什么呢?想想这些,就有一种无限的恐惧感和渺小感。
《朝闻道》里,大刘让霍金问了超级文明一个问题:”宇宙的意义是什么?“超级文明无言以对。以我们目前的认知,恐怕,这个问题,将成为直到人类文明毁灭那一天,都会是终极问题吧。
人类学家克罗伯警告说:“从文化角度看,各种发明是被预先确定的,这样的论述不应当被赋予神秘的含义。例如,它并不意味着,从时间起点开始活字印刷术就被预定要由德国人于1450年左右发明,同样1876年美国人发明电话也应该这样理解。
科技史学家兰登·温纳用下面的话总结自由意志和必然事物的偶然性:“科技似乎在按照因果循环稳步前进。这并不排斥人类的创造力、智慧、习性、运气或执念会偏向某个方向,而不是其他方向。所有这些都被卷入人类进步的洪流,成为各种进程中的片段。”
和上边说的活字印刷术说的就是这道理,科技在按照因果循环稳步前进,以千年为尺度观察人类的发展史,可以看出来,整个文明的前进就像是一条行驶在路上的汽车,稳定,匀速,没有悬念。当我们在细化的历史脉络里,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偶然构成的历史逆转,但大尺度下的历史洪流,会推动着所有人类和这些偶然,向着一个必然的结果前进。这里,我无法预测未来的文明走向,但是毫无意外的,科技必将和人类文明相融合,构建起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形态。
1917年,奥维尔·莱特预测:“飞机将以多种方式促进和平——具体来讲,我认为它会形成一种趋势,使战争不可能发生。”他在重复此前美国记者约翰·沃克的观点,后者1904年断言:“作为和平机器,(飞机)对世界的价值将难以计算。”这不是科技第一次发出庄严的承诺。同一年,儒勒·凡尔纳宣称:“潜水艇也许会完全终结战争,因为舰队将失去作用,随着其他战争工具持续改进,战争将不再可能。”
瑞典炸药发明家和诺贝尔奖的创建人阿尔弗雷德·诺贝尔坚信他的爆炸品可以制止战争:“我的炸药将比世界上1 000种发明更早地实现和平。”1893年机关枪发明人海勒姆·马克西姆被问及“这种枪难道不会使战争更加可怕吗”,他以诺贝尔式的语气回答:“不,它会消灭战争。”1912年无线电之父古列尔莫·马可尼告诉世界:“无线电时代的来临将驱走战争,因为它会让战争变得愚蠢可笑。”
只是mark一下,纪念一下愚蠢的人类,在过去,在今天,还有未来,都会有哪些愚蠢的想法。
只记得一句话:人类从历史中吸取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可能吸取教训。
神学家莱因霍尔德·尼布尔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祈祷词,在十二步戒毒法参与者中很受欢迎,它写道:
上帝,请赐我宁静,
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;
赐我勇气,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;
并赐我智慧去认清这两者之间的分别。
最后送上这么一个箴言,希望世间人类,有一个聪明的头脑,愿智慧成为生命理最重要的财富。
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