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前边的闲话:

本文纯粹是一篇闲来的随笔,又好像恢复了以前晦涩的感觉,偏意识流一些了。其实大多数时间自己在这种时候,思考的方式更纯粹一些。本周终于看完了《失控》,后小部分理解起来越来越费劲,所以常常读完一大块会停下来思考一下,KK在资料的丰富度上是此类书籍里比较少见的,见解也有很多独到或者是在今天社会有些离经叛道的。

本周看完的另外几本书是《易中天中华史》中国根系列的的后两本,越来越口水,不过有那么几个观点还挺有趣。把node.js的一本开发入门又看了一遍,发现比django更轻量一些,或者说是我了解的还不够?

正文

这世界上,有无数东西是不可逆的(或者严谨一些说,目前看来是不可逆的),比如熵,比如时间,比如容颜和青春。

作为三维动物,我们永远只能在时间线的上匀速前进,无论你是感慨万千伤春悲秋,还是唐突岁月碌碌一生,时间总是不疾不徐的流逝,无法放大,无法缩小。几乎所有的人,都曾后悔过浪费了时间,后悔没有珍惜某段时光,更会因为时间马不停蹄的流逝而彷徨失措。

而阅读大概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追赶时间的方式,因为在阅读的时候,文字所承载的时间的重量传递到了读者的时间里,个体在短暂的时间里变得强大,变得丰富。所以每次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的时候,我就会迅速拿起一本书去读,一本好书,能让我在时间上穿越千万年,空间上直抵亿万光年,于是,自己就好像在这段时间里,获得了足够强大的力量,可以扯住时间的步伐。

当然,在过去的1.0生活里,自己常常热爱虚耗时间,热衷于平静的生命体验,崇尚所谓无用的灵魂,惧怕自己分秒必争,惧怕劳累。那时候,读书对我来说,更像是一种陶冶情操,洞见灵魂的方式,喜欢就看下去,不喜欢就放下,作者和读者,像在围炉夜话,促膝长谈,有趣的可以剪烛畅谈,无趣的可以一拍两散,读书不过是给生命另一种体验的方式而已。

然而现在,我却认为读书,是追赶时间的唯一方式,因为你可以用一天时间,收获作者辛勤耕耘数月的收获,可以用一周的时间,收获作者许多年,甚至毕生的时间精华,在和作者交流的过程,时间的有效收益被成倍的放大。这也是为什么,人在读一本书的时候,会有一种奇特的充实感。

本来玩游戏,看电视,和读书,都是个体对外界的信息获取,然而为什么玩完一天游戏和看完一天电视后,人会有一种特别空虚的感觉,而读书却感觉特别的充实呢。

知乎上有相关问题的讨论,我闲时也去看过,回答的比较丰富,且用的是心理学上的分析方法。就我自己觉得,大部分游戏和大部分电视节目都不过是生活里的噪声,是有趣的噪声,大多数人会被这种喧哗的噪声吸引,于是认真倾听,并渴望从这些噪声中听出些什么,然后事实却是最终发现一无所获,这也是空虚感的来源,因为他们对于你的人生,起不到一点点的正相关作用,甚至于负相关作用都起不到,你接下来的生活,不会因为他们而兴起一丝丝波澜。

诚然,游戏已经被称为了第九艺术,一个好的游戏设计和制作,更趋近于一种令人享受的艺术,比如文明系列,比如全面战争系列,其中包含的控制论,人工智能,分布式等等理论也都创造了令人着迷的未来景观。然而,游戏却无法摆脱它固有的噪声本质,它的创造总是遵循着较为固定的套路,所以你所玩过的千千万万款游戏,其实都是同一款游戏,他们的终极设计原理相同,目的也相同。从生物学上讲,游戏的感官体验刺激了多巴胺、肾上腺素和后叶加压素的分泌,而在游戏结束后,这些因素的消退造成了巨大的空虚感。

然而读书却不一样,这里,首先排除掉网络上流行的小白文读物,因为这些读物的设计原理,其实和游戏的设计原理非常相近,也同样不过是一堆噪声而已。一本好书,其中汇聚着的是真正的信号,是真正有意义的信息,他们承载了作者人生体验中提炼出的思想之花,无论读者同意与否,都可以让读者收获有意义的信息量。

推荐《信号与噪声》这本书,可以花一天的时间,速读一番,更高效的提炼出作者思考所得,也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号与噪声有一些自己的想法。

在抱着这种对读书新的理解下,我加快了自己的阅读速度,因为我变得异常渴望留住时间,大约半年的时间,阅读了大约五十多本书,绝大多数的书保证了80%以上的完成度。而这半年时间里,自己也获得了非同一般的体验,这是以前的阅读中没有感受到的,我感觉时间被放大,视野在不同的类型书的跳跃间变得更大,虽然生活没有那么自由,思想却挣脱牢笼飞的更远。

所以二零一五年开始以后,我希望自己能看更多的书,能体会更宽广的世界,也会记录下自己所看过的书,目标定在截至十二月31日,阅读完120本书,再多的书,我怕会让自己的阅读变得囫囵吞枣。

以上。

script>